在“银发浪潮”与“少子化”双重挑战下,如何让养老回归“家”的本质?嘉道·耆乐园以“社区嵌入式养老+家庭共融模式”破题,通过打造“没有围墙的养老院”,在上海市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开创了代际共享的养老新范式。这座占地1.2万平方米的社区养老综合体,正以“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为核心,重新定义着中国式养老的文化内涵。
社区融合:打破物理与心理的双重围墙
不同于传统养老机构的“隔离式”布局,嘉道·耆乐园采用“主楼+社区驿站”的分布式设计。主楼设置全龄活动中心、老年大学分校、社区食堂,而分布在各居民区的5个社区驿站则提供日间照料、康复训练等基础服务。这种“中心+卫星”的布局,使机构服务覆盖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2.1万户家庭,2024年社区服务人次突破18万。
机构与凉城新村街道共建的“时间银行”项目尤为亮眼:低龄老人可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积累积分,兑换耆乐园的理疗、助餐等服务。数据显示,该项目已吸引480位老人参与,服务时长超2万小时,真正实现了“老有所为”与“老有所养”的良性循环。这种将机构资源与社区需求深度绑定的创新模式,使耆乐园的社区嵌入率达92%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
个性化照护:从“一刀切”到“千人千面”
在服务定制化方面,嘉道·耆乐园引入日本认知症照护专家团队,开发出“五维评估系统”。通过评估长者的生活能力、认知状态、兴趣爱好、饮食偏好及家庭支持情况,生成个性化照护方案。例如,为爱好书法的长者设置“墨香角”,配备文房四宝与书法教学视频;为喜欢园艺的老人打造“空中菜园”,种植可食用香草与蔬菜。
护理团队采用“1+N”服务模式,即1名责任护士搭配康复师、社工、营养师组成跨专业团队。2024年数据显示,机构失能老人压疮发生率仅0.8%,远低于行业3%的平均水平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耆乐园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合作的“中医适宜技术进养老院”项目,已为1200人次提供艾灸、推拿等服务,有效缓解了关节疼痛、失眠等老年常见问题。
文化滋养:让晚年生活“有滋有味”
在精神文化供给上,嘉道·耆乐园构建了“三轴联动”体系:横向链接上海老年大学、虹口区文化馆等资源,纵向打通社区、机构、家庭三个维度,轴向开发适老化课程。机构内设的“耆乐大学堂”开设智能手机使用、短视频制作、英语口语等28门课程,2024年学员满意度达98%。
每月举办的“代际交流日”活动更具创新性:邀请幼儿园孩子与长者共同完成手工艺品,组织中学生聆听老人讲述历史故事。这种跨代互动不仅缓解了长者的孤独感,更在社区内形成了“尊老爱幼”的良性文化生态。数据显示,参与活动的老人抑郁量表评分平均下降40%,认知功能维持率提升至85%。
家庭共融:构建养老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嘉道·耆乐园深知,家庭支持是养老服务的重要一环。机构开发的“家庭照护者支持计划”包含三大模块:每月2次的照护技能培训、24小时在线咨询平台、喘息服务积分兑换系统。2024年,该计划已培训家属1500人次,提供线上咨询超3000次,发放喘息服务券价值12万元。
特别值得称道的是“家庭记忆馆”项目:机构为每位入住长者制作数字家庭树,收录家族照片、家训、重要事件等资料,通过VR技术让长者随时“走进”记忆中的场景。这种将家庭文化融入养老服务的创新实践,使家属探访频率从平均每周1次提升至2.3次,显著增强了长者的归属感。
TAG:养老院,护理院,养老机构,上海养老平台,上海养老网,上海养老院,上海护理院,上海护理院,上海养老机构
本网站所刊载的"养老社区"所有资料及图表仅供参考使用,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。刊载这些文档不视为已取得社区预售许可证或达到可以销售的标准,且不构成对任何楼盘的购买的邀约或意图。参阅本网站上所刊的文档的人士,应被视为已确认得悉上述立场。购房者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、资料及图表进行社区交易做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。
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,改善或更正资料及图表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忽。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所有信息以开发商提供为准!
此养老院有优惠时我们将第一时间通知您